大公網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科技 > 互聯網 > 正文

辛巴被舉報虛假宣傳,市監(jiān)局立案:部分情況屬實

2024-12-03 23:15:36大公科技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11月29日,舉報辛巴直播帶貨涉嫌虛假宣傳的博主“桃白白style”,收到了廣州市白云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的紙質答復書。答復書顯示,經調查,博主舉報的辛巴在10月19日直播推廣中涉嫌虛假宣傳的情況,部分屬實,決定依法立案調查。

  辛巴作為快手的頭部主播,快手后續(xù)又會對其做出怎樣的處罰?大公科技向快手方面發(fā)送了采訪函,對方表示:“無法回應。”

  市監(jiān)局立案:部分情況屬實

  據此前報道,辛巴及其徒弟蛋蛋在一場直播帶貨中,宣稱一款“合普諾愛畢可免疫球乳鐵蛋白”的調制乳粉對鼻炎、發(fā)燒、腳氣、蕁麻疹、口腔潰瘍等癥狀有效果,且可以實現兩小時提升免疫力。博主“桃白白style”據此向廣州市場監(jiān)管部門進行了實名舉報,質疑辛巴的該場直播帶貨涉嫌虛假宣傳。

  11月25日晚間,辛選方面公布自查自糾調查結果。其中提到,10月19日帶貨的“合普諾愛畢可酵母調制乳粉”,主播在講解產品過程中存在措辭不當。辛選對當天銷售的產品做退款處理(已發(fā)貨和被動退款的用戶,如有疑慮,可支持申請退一賠三)。

  圖源:微博@桃白白style

  《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九條明確規(guī)定,保健食品廣告“應當真實合法,不得含有虛假內容,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此外,為了避免商家夸大宣傳,誤導消費者,《廣告法》也嚴格規(guī)定“除醫(yī)療、藥品、醫(yī)療器械廣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

  直播間商品下架,發(fā)布自查公告

  當前,報道中提及的合普諾官網已顯示關閉。此外,在辛巴直播賬號頁面內,此前售有合普諾愛畢可的產品鏈接已檢索不到。

  值得注意的是,辛選集團在11月25日發(fā)布的《關于啟動“守衛(wèi)者1號計劃”及相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公告》中,除了對所涉及的合普諾愛畢可酵母調制乳粉產品進行賠付外,還成立了“自查自糾特別專項組”,對辛選全品類商品進行全面自查。此外,辛選方面還出資1億元人民幣,為消費者在辛選直播間遇到售后問題時提供先行賠付。

  圖源:辛選小助理

  知名危機公關專家、福州公孫策公關合伙人詹軍豪接受大公科技記者采訪時表示,消費者維權可能面臨多重困難。在直播帶貨場景下,直播節(jié)奏快、信息量大,消費者可能在未充分了解商品細節(jié)時就下單。當發(fā)現問題后,面對復雜的申請流程,消費者可能會感到迷茫,不知如何著手。而且直播證據收集也有難度,直播結束后相關內容可能難以獲取或保存完整,給消費者舉證帶來不便。

  辛巴直播間屢遭封禁,網紅帶貨亂象頻出

  辛巴不止一次被曝出帶貨問題。2020年11月,辛巴被打假人王海爆料售賣“假燕窩”后,向消費者履行退一賠三,預計賠付6198萬余元,并封停60天;2024年4月,辛巴因不滿其他主播用劇本賣貨,欺騙老人,怒罵快手平臺,被官方封禁48小時;2024年9月,辛巴稱要代小楊哥向賠付消費者1億,被平臺“無限期封禁”,然而僅時隔一個月就高調宣布“復播”,在視頻中單膝下跪,掀起全網熱議。

  不僅是辛巴,近期以來網紅帶貨頻繁“翻車”。2024年9月,三只羊集團因虛假宣傳香港品牌月餅被罰6894.91萬元。同月,網紅東北雨姐帶貨的紅薯粉條里沒有紅薯,因涉及虛假宣傳被罰了165萬。其背后的紅薯粉條商家也遭到了嚴重的處罰。遼寧省朝陽市朝陽縣六河粉條制造有限公司被責令停產停業(yè),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共計671.76萬元。

  11月28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fā)布2024年“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報告指出,2024年“雙11”期間,消費維權問題集中在直播帶貨、產品質量、優(yōu)惠套路、技術服務等方面。對此,中消協指出,有些主播虛假宣傳,在“塌房”的邊緣試探;有些品牌以次充好,在產品成分、標準上搞小動作,消耗了消費者的信任;有些平臺選擇走回老路,重新玩起“優(yōu)惠套路”的把戲,令消費者心生反感。

  2024年3月,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消費者網等機構發(fā)布《直播帶貨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據《報告》分析,涉及虛假宣傳問題的輿情數據最多占比達到了38.97%,排名首位;其次是產品質量問題,占比為34.59%,位列第二;第三是價格誤導問題,占比為13.24%;其他分別為不文明帶貨問題占比7.46%,發(fā)貨問題占比3.62%,退換貨問題占比1.91%,銷售違禁商品占比0.18%,誘導場外交易占比0.03%。

  對此,詹軍豪指出,網紅直播問題頻出主要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利益驅使,部分主播為了獲取更高的傭金,不惜虛假宣傳來提高產品銷量。其次,直播行業(yè)發(fā)展迅猛,監(jiān)管機制尚不完善,存在一些監(jiān)管空白地帶,讓不良主播有機可乘。再者,部分商家為了追求利益,提供質量不過關的產品,和主播一起欺騙消費者。最后,消費者的盲目追捧也讓部分主播有恃無恐,忽視產品質量等問題。
責任編輯:王杰
大公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內容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