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評論 > 點擊香江 > 正文

?點擊香江 | 習主席出訪中亞彰顯中國發(fā)展信心

2022-09-15 04:23:40大公報 作者:屠海鳴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昨天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離京,前往出席在撒馬爾罕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并對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二年零八個月來,習主席首次出訪;是在中共二十大召開前夕,中共最高領導人的一次重要訪問;也是世界局勢不確定性因素加劇的大背景下,中國元首出席上合組織會議。

  這些年來,中國發(fā)展遇到一路險灘急流,面對外來風險和挑戰(zhàn),中央要求“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wěn)住、發(fā)展要安全”,14億中國民眾團結一心,不懈努力,以最小的代價,取得了最好的效果。中國成為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習主席此次出訪彰顯了中國發(fā)展信心,也給香港以諸多啟示。

  疫情防控效果最佳

  世界衛(wèi)生組織近日發(fā)布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數已超6億例,死亡病例數超647萬例。專家認為,美國和西方一些國家抗疫“躺平”,是導致全球疫情持續(xù)的重要原因。

  疫情是一次大考,盡管美西方以“自由、人權”的名義掩飾其糟糕的抗疫成績,但有兩點是無法掩飾的。第一,政府抗疫不力,導致那么多人死亡,卻無人為此負責;第二,為恢復經濟而放寬防疫政策,但經濟至今不見起色,卻陷入了“收緊─放松─再收緊─再放松”的怪圈。

  中國的疫情防控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則,寧可經濟上暫時蒙受一些損失,也要最大限度的保護人民的生命健康。為此,堅決采取動態(tài)清零政策。疫情爆發(fā)至今,全國幾十個城市爆疫,在中央的統(tǒng)籌指揮下,“集中力量打殲滅戰(zhàn)”,“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都很快撲滅疫情。在某些時段疫情雖然“此起彼伏”,但從全國整體來看,疫情始終處于可控范圍內。中國是世界主要大國中新冠肺炎發(fā)病率最低、死亡人數最少的國家。正如習主席所言:“如果算總賬,我們的防疫措施是最經濟的、效果是最好的。”

  中國內地的抗疫成績啟示香港,保障民眾的生命權就是保障最大的人權。香港第五波疫情中有9000多人染疫身亡,令人心痛!時下,新冠病毒的危害性大大下降,防疫政策最終要放開,但必須是“循序漸進的放開”、“有準備的放開”、“付出最小代價的放開”,不能大起大落、不惜代價。如何做到這一點,考驗著特區(qū)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經濟發(fā)展觸底回升

  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同比增長2.5%;其中,第二季度同比增長0.4%;其重要原因是,二季度上海和深圳先后爆發(fā)疫情,兩個重要的“引擎”都出現“停擺”,不僅兩市經濟指標下滑,還波及到全國的產業(yè)鏈、供應鏈。

  “穩(wěn)住經濟大盤”是最近幾個月內地的“高頻詞”。聚焦一個“穩(wěn)”字,中央采取了減稅讓利、改革創(chuàng)新、扶持市場主體等一系列措施。現在看來,這些措施逐步見效。7、8月份,中國經濟開始恢復增長,預計全年會畫出一個“V”形曲線。

  中國“穩(wěn)住經濟大盤”,對全球經濟是一道福音。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0%以上。此外,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yè)分類目錄中所有工業(yè)門類的國家,在全球500多個工業(yè)品,中國有220個世界第一;中國是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最大貿易伙伴。這說明,“穩(wěn)住經濟大盤”不僅是穩(wěn)住中國經濟,也是穩(wěn)住全球經濟。

  習主席曾指出:“綜合判斷,我國發(fā)展仍具有諸多戰(zhàn)略性有利條件,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習主席的這一重要論斷為香港注入了信心和動力。香港發(fā)展最大的支撐在國家,最大的機遇在內地。內地經濟觸底回升的事實啟示香港,在后疫情時代,香港應做好融入國家發(fā)展大局的各項準備工作,一旦對內對外通關問題解決,應迅速抓住機遇,求新求變求發(fā)展,走出經濟低谷。

  安全“短板”正在彌補

  這些年來,中國面對的風險和挑戰(zhàn)不小,中央沉著應對,步步為營,成功化解了安全風險。

  最典型的事例,莫過于香港局勢的變化。2019年,美西方和反中亂港勢力試圖搞一場“港版顏色革命”,把香港變成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中央出手制定香港國安法,完善香港選舉制度,令“港獨”勢力土崩瓦解,“愛國者治港”落到實處。“一國”的根基更加穩(wěn)固,“兩制”的空間更加開闊。如今,香港實現了由亂到治,正邁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

  另一個典型的事例是,美國挑起的中美貿易戰(zhàn)并沒有按美國的“劇本”發(fā)展。一方面,中美貿易戰(zhàn)三年間,中美貿易不降反升,從5000多億美元增加到7000多億美元;另一方面,美方對中國高科技實行封鎖,反而激發(fā)了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的巨大能量,“科技自強自立”成為官方和民間的共識,解決“卡脖子”問題成為諸多領域致力攻克的目標。

  來自外部的安全風險在化解,內部的安全隱患也在逐一清除。反壟斷,遏制資本野蠻生長;擠泡沫,促進房地產良性發(fā)展;保障糧食安全,讓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習主席多次指出:“要保持戰(zhàn)略定力,堅定做好自己的事”。誠如所言,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使自己更強大,是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的根本。

  面向未來,香港同樣面臨諸多安全領域的風險挑戰(zhàn)。比如,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至今沒有完成,“住房難”等深層次矛盾尚未化解,教育領域的撥亂反正還有許多風險點沒有消除,“去殖民化”還未提上議事日程……。國家彌補安全短板的做法,啟示香港也應在這方面主動作為,維護發(fā)展安全是特區(qū)管治團隊的應有責任,不容懈??!

  不生事,不挑事,堅定做好自己的事。這是對本國人民負責的體現,也是對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的貢獻。在國際形勢深刻變化、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反復的背景下,習主席出訪中亞,再次體現了中國底氣、中國自信、中國力量!

  (本文作者為港區(qū)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時代發(fā)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

  注:《大公報》獨家發(fā)表,如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內容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