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日的記者會,中國外長王毅回答了27位中外記者的提問,數量創(chuàng)造了歷年兩會之最。中美關係無疑仍是重中之重,佔了幾乎近半數提問。因為涉及臺灣、南海、伊核、中歐關係、聯(lián)合國改革、世貿、制度競爭、多邊主義、氣候變化等提問,亦都與美國息息相關。這也直觀顯現了中美關係廣泛的牽涉面以及複雜性。王毅在回答美國記者提問時指出,“中美可以合作、需要合作的清單就放在我們面前,包括抗擊疫情、經濟復甦、氣候變化等等,我們愿本著開放態(tài)度與美方探討和深化合作。”
“清單”一詞,值得特別注意。這劃定了對外合作的主軸,即抗擊疫情、經濟復甦、氣候變化。正如王毅所言,希望中美重啟氣候變化合作也能給中美關係帶來積極的“氣候變化”。而除此之外,美國一直施壓的人權、臺灣、香港、新疆、西藏等問題,乃是中國內政,沒有讓步空間和妥協(xié)余地,也即不在合作“清單”之內。
中美目前的雙邊關係僵局,正是始於“清單”。美方連續(xù)將中國企業(yè)列入出口管制的“實體清單”,掀起貿易戰(zhàn)、科技戰(zhàn),一步步將雙邊關係拖入冰點。此后,中國為了反制,針鋒相對出臺了“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
但中國始終未放棄對美合作選項。去年7月,王毅向中美智庫媒體視頻論壇發(fā)表致辭時,就首次提出了“三份清單”。一是合作清單,明確中美在雙邊領域及全球事務中需要而且能夠合作的事項,這份單子越長越好,而且不應受其他問題干擾;二是對話清單,列出雙方儘管存在分歧但有望通過對話尋求解決的問題,盡快納入現存對話機制和平臺;三是管控清單,本著求同存異精神擱置并管控好少數難以達成一致的難題,減少對兩國關係的衝擊和破壞。
可以說,美國將清單列為孤立脫鈎、單邊排他的壁壘與障礙,而中國將清單作為促進合作對話的渠道與紐帶。中美之間各種問題相互交織,錯綜複雜。突破當下困局,實現完全轉圜,不可能一蹴而就。“清單”制是漸進式的務實之舉。王毅今次重申“合作清單”,既繼續(xù)釋放善意,也宣示中方維護主權安全的堅定立場。中國在防控疫情和恢復經濟兩方面的突出成就,展示了充分的韌性與力量,這是抗擊圍堵打壓的堅實支撐。
特朗普政府內外交困,黯然下臺,印證了中國那句俗話“別看現在鬧得歡,小心將來拉清單”。足為拜登政府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