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wǎng)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新聞 > 兩岸 > 正文

?特朗普掄起關稅大棒 臺灣政壇憂陷入“暴風圈”

2025-01-24 05:02:01大公報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圖:臺灣民眾舉行集會,批評美國政府插手臺灣問題破壞臺海和平。\資料圖片

  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上任后簽署行政命令,宣布美國退出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而且揚言將對進口貨物加征關稅。臺灣藍綠陣營都在擔心特朗普的新政策可能影響亞太地區(qū),臺海局勢將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有臺媒稱,特朗普上任后將“掀起千層巨浪”,且臺灣不僅難以置身事外,在科技、貿易和安全三大領域,都可能身陷暴風圈之中。島內輿論指出,臺灣未來的發(fā)展要依靠和平穩(wěn)定的兩岸關系,“親美抗中”只會令臺灣處于不利形勢。

  據(jù)臺媒報道:對于美國宣布退出世界衛(wèi)生組織,島內有學者認為,少了美國助力,臺灣在參加世衛(wèi)大會恐更不容易成功。不過有輿論直言,因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過去幾年即便得到美國支持,臺灣也未能成為世衛(wèi)觀察員。

  此外,臺灣方面也擔心特朗普可能宣布退出前總統(tǒng)拜登任內建立的“印太經(jīng)濟框架”。

  臺立法機構副負責人江啟臣稱,特朗普沒有連任壓力,加上國會席位過半,幾乎可以隨心所欲,其“美國優(yōu)先”可能重塑全球貿易秩序,讓國際政治重新洗牌,也可能讓兩岸關系以及美國、中國大陸、中國臺灣這三方關系產生變化,連帶影響印太區(qū)域穩(wěn)定與全球地緣政治。

  加關稅影響墨西哥臺廠

  特朗普政府將加征關稅是島內關注的另一大焦點。國民黨“立委”李彥秀點出,加征關稅、能源與制造是“特朗普字典”里最重要的部分,根據(jù)一份尚未公開的背景說明文件,特朗普要求“扭轉全球化和忽視美國貿易政策所導致的破壞性影響”,還要求聯(lián)邦各機構解決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貨幣操縱問題,“這恐怕是臺灣更該擔心的問題”。

  民進黨“立委”陳冠廷認為,特朗普始終主張對外方征收更高關稅,并成立專責單位“對外稅務局”,他上臺后“對臺美科技、農業(yè)領域的貿易影響最大”。

  據(jù)報道,特朗普上任首日簽署大量行政命令,并放話將在2月1日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的關稅,目前在墨西哥的科技業(yè)臺廠有廣達、英業(yè)達、緯穎、鴻海等,法人預估對英業(yè)達及緯穎的沖擊最大。

  報道稱,在中美科技戰(zhàn)的沖擊下,臺廠2019年開始往東南亞、墨西哥設廠。外資報告顯示,在墨西哥的臺廠主要供應北美所需的AI服務器,其中緯穎在墨生產占比近70%,英業(yè)達則約有35%至40%的服務器產能在墨西哥,占營收約10%至15%,將受到極大沖擊。

  臺灣智樸產業(yè)趨勢研究所執(zhí)行副總林偉智分析稱,若特朗普對加墨開始課稅,在墨西哥的臺灣原廠委托設計代工廠短時間內勢必只能交錢,同時也會轉移到美國設廠,降低在墨西哥的生產比重,但進度可能要到特朗普任期結束前才會完成。

  臺對美貿易順差擴大 壓力大增

  勤業(yè)眾信聯(lián)合事務所總裁柯志賢稱,關稅議題讓國際經(jīng)貿版圖再掀波瀾。而臺灣對美出口順差持續(xù)擴大,此態(tài)勢可能引起更高關稅的政策壓力,增加臺灣出口商品的成本負擔。

  有臺媒指出,對特朗普所帶來的各方面挑戰(zhàn),臺灣社會始終有種憂心的情緒,民進黨當局一味迷信“親美抗中”,更讓民眾焦慮。面對特朗普風暴侵襲,臺灣只有拋棄不切實際的幻想,才能趨吉避兇。

  臺灣前立法機構負責人王金平表示,賴清德當局很難拒絕特朗普索取“保護費”的要求,也難逃“臺灣牌”的命運。臺灣未來的發(fā)展要依賴和平穩(wěn)定的兩岸關系。

相關內容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