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在今年10月舉辦的中國機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賽上,參賽選手對機器人進行調試/資料圖片
美國商務部工業(yè)安全署(BIS)19日出臺針對關鍵技術和相關產品的出口管制框架,擬管制14項新興技術出口,其中包括生物技術,人工智能(AI)、機器人、深度學習、定位導航、微處理器技術等。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大公報表示,這是特朗普政府一貫的極限施壓之舉。他指出,美國此次加大了技術管制范圍和力度,在高端技術領域設置門檻和障礙,很可能對中國制造業(yè)的成長產生雙側壓力。
本次的出口管制框架方案將面向公眾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意見征詢。根據今年美國國會通過的《出口管制改革法案(Export Control Reform Act)》,將對美國軍民兩用和較為不敏感的軍品出口進行監(jiān)管,主要甄別涉及國家安全和高科技的出口。文件列出了14個考慮進行管制的領域,包括生物技術、人工智能、數據分析、量子計算、機器人、腦機接口等在內的前沿技術。
在G20峰會即將召開之際,白明認為,“這是特朗普政府一貫的極限施壓之舉。”事實上,對關鍵技術進行出口管制并不是單獨行為,而是特朗普政府確保美國在高科技領域領先地位的一部分。自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從立法到行政、從出口管制到投資限制進行了一整套的布局。
意在保證美技術領導地位
今年4月,路透社報道稱,美國政府可能要開始對中美企業(yè)在AI領域的非正式合作關系進行限制。因為他們擔心,“如果不采取措施,中國企業(yè)就會越來越強大,在10-15年內挑戰(zhàn)我們的企業(yè)。”
今年8月,美國國會通過了《2019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the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NDAA),特朗普隨后正式簽署了作為NDAA法案一部分的ECRA法案,將之前的美國出口管制實踐立法,并增加了對美國“新興和基礎技術”的出口控制。
有觀點認為,美國的一系列動作,背后的原因在于保證美國的技術領導地位。但這些嚴厲措施很有可能將阻礙世界范圍內的技術發(fā)展進程?!督鹑跁r報》指出,范圍如此之廣的技術產品受到出口管制,可能會對硅谷造成巨大沖擊。
專家:對華產生雙側壓力
過去幾年,AI產業(yè)在中國高速發(fā)展,來自美國的AI算法已經被不少中國AI企業(yè)轉化并使用。開源算法對于美國來說,能夠進一步增強研發(fā)基礎;對于中國來說,能夠更快進行數據處理、落地應用。
白明表示,此次框架方案延續(xù)了美國出口管制針對的對象,其中也包括中國。管制的范圍擴大了,此前中美貿易戰(zhàn)是下游的、關稅的貿易戰(zhàn),但現在是在高新技術領域設置障礙和門檻,對中國制造業(yè)產生雙側壓力。
在外界看來,此次技術出口管制框架方案雖內容未直接提及中國,但中國或將受到較大影響,很多中國高科技公司賴以生存的芯片將面臨新的封鎖。在中興事件后,美商務部上月又對福建晉華實施禁令。
美擬管制出口領域
1、生物技術,例如納米生物學、合成生物學、基因組和基因工程、神經科學。
2、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技術,如:神經網絡和深度學習、語音和音頻處理、AI云技術、AI芯片組等。
3、定位、導航和定時(PNT)技術。
4、微處理器技術,例如:片上系統(tǒng)(SoC)。
5、先進的計算技術,例如:以內存為中心的邏輯(Memory-centric logic)。
6、數據分析技術,例如:可視化、自動分析算法、語境感知計算。
7、量子信息和傳感技術,例如:量子計算、量子加密、量子傳感。
8、物流技術,例如:移動電力系統(tǒng)、建模和模擬系統(tǒng)、基于配送的物流系統(tǒng)(DBLS)。
9、增材制造,例如:3D打印。
10、機器人,例如、微型無人機和微型機器人系統(tǒng)、集群技術、機器人編譯器、智能微塵。
11、腦機接口,例如:神經控制接口、意識─機器接口、直接神經接口、腦─機接口。
12、高超音速空氣動力學,例如:飛行控制算法、推進技術、熱保護系統(tǒng)、專用材料。
13、先進材料,例如:自適應偽裝、功能性紡織品、生物材料。
14、先進的監(jiān)控技術,例如:面印和聲紋技術。
?中美技術交流前景增新變數
圖: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大學生向觀眾介紹其作品“智能仿生手”/新華社
據財經雜志報道:美國商務部工業(yè)安全署(BIS)19日出臺針對關鍵技術和相關產品的出口管制框架,將對中美兩國技術交流前景增加新變數。
中國是不少美國科技公司最重視的市場之一,在部分科技界人士看來,限制技術出口損害的是中美雙方的利益。該征詢文件中也提及,“出口管制可能對美國此類技術的發(fā)展產生影響”。
以AI領域為例,中國擁有大量豐富的行業(yè)數據,也有規(guī)模最大的市場需求,美國的優(yōu)勢在于底層技術和算法,這一互補性促使不少中美兩國的AI公司展開合作。
“已經開源的算法,中國的AI公司都基本已經轉化成自己的了,美國方面也不能進行限制。”一位中國AI獨角獸公司的市場負責人表示,“之后美國如果有更新的底層技術迭代,可能會受到限制。
不過,該市場負責人同時提到,“我們現在更擔心投資的影響。”這家AI獨角獸公司剛剛拿到一筆來自美國的投資。
數據顯示,中國對美投資出現明顯下滑趨勢。今年前5個月,中國針對美國開展的并購和綠地投資等直接投資金額同比下降92%,僅有18億美元,創(chuàng)七年來最低水平。
投資之外,人才交流也開始受到一定限制。此前,美國已對海外學者采取一系列管控措施,其中部分華人學者是重點關注對象。目前看來,技術、投資、人才等方面的中美交流已相繼受到影響,這種狀態(tài)能否有所緩解,取決于下一步中美磋商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