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田川的辦公室叫“靈鷲宮”,取自金庸小說《天龍八部》\大公報記者 李理攝
一場疫情令傳統影視業(yè)涼涼,也刺激了網劇的發(fā)展。田川創(chuàng)業(yè)的團隊都是抱有“一起娛樂”志向的遊戲人,他說這幾年也有不少傳統影視人轉型網劇市場,但最終都是猶猶豫豫沒有下文。在他看來,隨著網絡平臺崛起,單集付費的模式將成為主流。
長期以來電視臺是影視劇播出的主要渠道,先臺后網的跟播模式是主流。但最近兩年臺網排播模式悄然發(fā)生變化。以熱播劇《三十而已》為例,視頻網站會員可以提前一周以每集3元的價格超前點播大結局。
田川認為,無論是網絡文學還是網絡漫畫,最終都會採用單集付費的模式。他預計未來的網劇會分為三個層次,最下面是走流量的,中間檔則是針對平臺VIP用戶提前看,剩下的最精品內容觀眾單獨付費才能觀看。“這個模式成型后,我們這幾年在高品質IP上的積累,既為公司形成好的口碑,也能為未來收益做好準備。
田川強調,單集付費的商業(yè)模式會倒逼製作方高度關注作品每一集的質量,“目前電視劇網劇都把重點放在製作鏈前段,電視劇是To B而互聯網是To C的。所以我們的劇本、鏡頭、表演都是以用戶需求來參考。”
儘管有時候羨慕英劇和美劇的“工業(yè)化製作”,但田川說國產劇製作水平會越來越高。“我從心裏其實是希望有更多的現代題材國產劇出海,讓外國觀眾透過文化產品來認識和了解真實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