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財經 > 中國經濟 > 正文

申萬宏源趙偉:動能加速修復明年中國GDP料增5%

2024-12-19 13:49:54大公網 作者:倪巍晨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得益于9月末以來一攬子增量政策的加速落地,資本市場情緒率先修復,中國經濟表現(xiàn)呈現(xiàn)持續(xù)改善之勢。申萬宏源首席經濟學家趙偉向大公網表示,2025年中國經濟或加快動能修復,全年經濟增速預計維持5%左右水平,盡管出口對經濟的支持力或有所下降,但投資和消費增速將略高于今年。

趙偉強調,面對“外部沖擊”無需悲觀,中國料以開放促改革,將“外部沖擊”化為機遇(受訪機構供圖)

  趙偉在“申萬宏源2025資本市場投資年會”上表示,在經濟運行面臨不少困難與挑戰(zhàn)的背景下,不同主體間互相影響、共振加強,是今年經濟遜于市場預期的重要原因。受地產銷售對利率脫敏、超額儲蓄擠占消費影響,貨幣政策有效性降低,土地財政的縮減也使地方財政陷入“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9月24日國新辦召開的“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fā)展”專場發(fā)布會,拉開了本輪政策調整的序幕。9月26日政治局會議也罕見討論經濟形勢,強調“全面客觀冷靜看待當前經濟形勢,正視困難、堅定信心”。隨后,一攬子增量政策加速落地,財政、貨幣等總量政策工具,配合擴內需、穩(wěn)地產、穩(wěn)外貿等結構性工具不斷加碼,推動市場情緒和預期快速回暖。政策加持下,設備和基建投資顯著提升,家電和汽車消費大幅改善。

  “本輪政策的底層邏輯似乎涉及對近些年政策框架全面優(yōu)化的啟動。”趙偉說,這些政策更兼顧資產端與負債端的平衡,需求端與供給端的平衡,以及短期和長期的平衡。他分析,當前政策更關注對微觀主體資產端的影響,以地產政策思路的調整為代表,針對性疏導堵點。另一方面,通過加大總量政策力度,聚焦微觀主體的報表修復,矯正易導致“通縮傾向”的產業(yè)政策,將擴內需和完善社保體系、穩(wěn)增長與部分經濟領域改革相結合。

  投資消費料成經濟亮點

  展望未來,趙偉判斷,2025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維持5%左右水平,盡管受“外部沖擊”及海外經濟周期影響,出口對經濟的支持力或有所下降,但受政策支持的投資和消費將成為經濟運行中的亮點,“明年中國的投資和消費增速預計略高于今年,全年出口增速有望保持正增長”。

  趙偉補充說,2025年全年中國經濟呈現(xiàn)“N型”或“倒V型”的概率較大,單季經濟增速的相對起伏可能不會很大。具體看,本輪政策加碼和“搶出口”效應或共同支撐中國經濟進一步恢復,二季度有望成為明年全年經濟增速的高點。不過,明年三季度后,經濟或開始逐漸反映關稅沖擊、房地產和制造業(yè)投資內生力量的走弱。

  在談到“如何護航中國經濟行穩(wěn)致遠”的話題時,趙偉判斷,明年政策路徑或延續(xù)9月末以來的框架,進一步加大中央加杠桿力度,加大政策協(xié)同,以開放促改革,借此“加快報表修復、恢復內生動能”。他強調,面對“外部沖擊”無需悲觀,中國料以開放促改革,將“外部沖擊”化為機遇。

  至于宏觀政策,趙偉認為,明年政策需穩(wěn)扎穩(wěn)打、“積極”應對。一方面,進一步加大對“兩重、兩新”等代表領域的投資力度,通過暢通資金來源、擴大資金使用范圍等提高資金效率。另一方面,針對弱勢群體加大補貼補助力度和結構性減稅,進一步完善社保體系,修復居民消費信心。此外,從“保項目”到“保主體”,推動開發(fā)商融資正常化,以及存量按揭利率的進一步調降等,可能是地產政策未來的趨勢。

責任編輯:李孟展

相關內容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