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巖攝
今年前9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5.4%,“破7”論再起。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中國發(fā)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對此表示,有漲有跌是外匯市場的常態(tài),人民幣仍屬相對強勢。對于近期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大可不必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劉世錦指出,4月中旬以來,美元快速升值,導致全球多數貨幣貶值,包括部分發(fā)達國家貨幣也大幅貶值。相比之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幅居中,仍然相對強勢。從年初到9月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5.4%,接近于歐元(3.2%)、英鎊(3.6%)等儲備貨幣,小于澳元(7.3%)、新西蘭元(6.6%)、瑞典克朗(7.7%)等發(fā)達國家貨幣,更是遠小于阿根廷比索(55%)、土耳其里拉(37%)、巴西雷亞爾(18%)等新興市場貨幣。
劉世錦指出,近期人民幣貶值的一個原因是,全球貿易摩擦和部分新興市場匯率波動的溢出效應影響了市場情緒。“當前,全球不確定和不穩(wěn)定性因素增加,尤其是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土耳其和阿根廷國際收支危機的溢出效應增強,國際金融市場的情緒波動明顯上升,一定程度上誘發(fā)了全球股市與匯市的普遍下跌。”
劉世錦認為,今年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在一定程度上對沖了美聯(lián)儲加息縮表對國內貨幣政策的沖擊,短期內對中國出口也產生了一定正面緩沖作用,不過這種調節(jié)作用受到較多制約,不宜高估。
對比2016年的單邊貶值,劉世錦認為,本輪人民幣匯率雖總體下行,但雙向波動明顯,市場預期總體穩(wěn)定,外匯供求大體平衡,銀行結售匯基本平衡;貶值預期有所淡化,尚未出現(xiàn)企業(yè)和個人非理性購匯和跨境資金大幅流出情況。
“展望未來,中國經濟正在邁向高質量發(fā)展,基本面穩(wěn)健,國際收支平衡,外匯儲備充裕,應對匯率波動的政策工具豐富,人民幣匯率完全能夠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wěn)定。”劉世錦強調,重要的不是具體“點位”,關鍵是匯率機制要正確。首先要堅持匯率市場化導向不變,其次,人民幣的均衡水平并非一成不變,應該適應人民幣均衡水平的動態(tài)調整,增強匯率的靈活性,發(fā)揮市場自動均衡的基礎性作用,保持人民幣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wěn)定。另外,監(jiān)管部門應進一步完善預期管理,建立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信息交流和溝通機制,及時與市場交換看法,合理引導市場和社會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