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熱,涼皮就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仿佛大江南北、不論東西,凡走到街上,就必會遇到?jīng)銎偅AЧ窭锏膶氊愞缮?,老板大手一揮,蒜汁辣油一步到位??扇绻阏J為,涼皮是對抗夏天的“一枝獨秀”,那可就局限了。每當它在烈日下呼風喚雨時,旁邊都會有個叫“釀皮”的兄弟后來居上,帶著鐵憨憨、油汪汪的笑容只身闖入美食江湖。
釀皮這名字,聽起來跟涼皮總有點血緣關(guān)系??蓪嶋H上,雖然都屬“皮”字輩,出身地界卻大不相同。后者是陜西小吃當家花旦,用面漿攤成薄如蟬翼的一層層皮,蒸熟后切到寸寬,再澆上透心涼的酸辣汁,吃的是個清爽利落,走的也是輕盈路線;而前者卻非要反其道而行之,作為甘肅、青海一帶的驕傲,主打一個“敦厚”,麵團放在水里能揉到地老天荒,洗出一件件“小棉襖”,乍一看去就好像涼皮“增了肥”。一盤里既有面皮也有面筋,碳水“雙殺”質(zhì)地實在,堪稱“吊打”半條街的扛餓神器。
釀皮口感豐富,調(diào)味也更重。西北的辣椒生而強悍,磨碎了往熱油中一潑,“滋啦”一聲如平地驚雷,混著蒜泥、鹽和醋,瞬間全都“炸”到鼻腔里。柔韌的面皮和蓬松的面筋吸足汁水,嚼起來每一下都自帶爆漿屬性和麥香回響。有時候嗆到人一激靈,卻抹抹嘴,還想再來一筷子。誰說涼皮和釀皮是冤家?明明一個負責解暑,一個專攻餓肚;你吃的是痛快,我拚的是實力。
從這個角度上看,釀皮和涼皮,本來就是各自為政、各有所長。涼皮像少女,釀皮如硬漢。據(jù)說早年間,在絲綢之路上往返的鄉(xiāng)親們,只要往行囊里塞幾塊釀皮,走一天都不會虛。如今不用跋涉千里,但這份草根英雄的豪氣,卻自然而然種在了食客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