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地域遼闊,國土面積僅次于俄羅斯,世界第二,人口卻只有四千萬,與中國一個超級大城市人口相差無幾。
由于土地寬裕,城市人口密度低,居民住的一般是兩層高的房子,且?guī)в熊嚪?、車道和后園,占地大。柏文(大廈)較少,且多位于市中心商業(yè)區(qū)。當然,這并非說明人人有屋,住得舒坦。基層人士一家?guī)卓谧庾≡诘叵率?,甚至頭無片瓦,露宿街頭,是司空見慣的事。這里指的只是城市民居的建筑模式。
話說回來,住宅區(qū)的民房,毗鄰有空間,又有后園,所以,為界限分明,就會加設圍欄,顯示“主權”,便于打理。圍欄有木板的,似圍墻,把自家與外界隔絕;而更多的是使用鐵網(wǎng),因為經(jīng)久耐用又省錢。左鄰右舍后園一目了然,無形中方便大家打照面時相互交流,有時雖只是問好打一下招呼,也拉近了彼此心靈之間距離。
加拿大是移民國家,像多倫多這個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幾乎有來自各大州的移民,人口結構多元化。所以,你在后園見到的鄰居面孔,有黃皮膚的同胞,有白人、黑人,也有來自印度、中東或南美洲等地方的,什么面孔都能欣賞到。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這話有一定道理,但鄰居不能選擇。要建立真誠友誼,需要互相配合。幸而大多數(shù)鄰居,不管來自何方,相處都不錯。雖然有的一年只點過幾次頭,沒有語言交流,但彼此安好。
當然,你希望有一個好鄰居,首先你要成為人家眼中的好鄰居,不單要坦誠相對,更要尊重人家的風俗習慣,尤其在多元文化社會。
我們曾與威廉夫婦為鄰二十年,大家成為好朋友,常在隔著一道鐵網(wǎng)圍欄的后園聊天。西人重視隱私,如不是邀約,不喜歡人家隨便串門,所以,那么長時間,我們只進過他們屋里幾次,都是應約而至,且從來不問他們的私事。威廉先生說,與我們相處,很放心。后來威廉夫婦搬到鄰近市鎮(zhèn)享受退休生活,但那段相鄰時間仍令我念念不忘。
去年,一位朋友搬了新居,我們攜帶禮物前去祝賀。房子比以前的大,獨立有雙車房。后園一片翠綠的草地,與左鄰右舍也是鐵網(wǎng)隔開,他十分滿意。大家一邊喝茶一邊閒聊。
提起以前的鄰居,他十分感慨。本來兩邊相處融洽,可后來左邊屋子換了新主人,是一對結婚不久的年輕人。也許為了對付房貸,他們自己只占用一個房間,其余的包括地下室都分別出租。
他觀察了一下,大概有四五伙,都是單身青年。晚上他們湊在后園,喝啤酒大聲笑談,喧喧鬧鬧,尤其是夏天,非到晚上十一點不停。兩個孫子都上小學,晚上早睡,被吵得不行。還有,因為是半獨立屋,兩條車道相靠,租客們常泊車過位,有時自己開了車門,車都開不出來……
我問,“你沒跟屋主反映嗎?”“有的,屋主道,他跟租客已經(jīng)講了好多次。但情況沒變。鄰居嘛,今天不見明天見,撕破臉皮去投訴也不好。再說,投訴了,人家報復怎么辦?唉,現(xiàn)在換了環(huán)境,也不知將來如何?”
我望著樹立在后園的鐵網(wǎng)圍欄。它,隔開兩邊,雖然隔不開鄰里友誼,卻也擋不住難以言狀的煩惱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