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謝謝你們了,要不我都不知道怎么弄上去呢!”8月7日,家住貝鳥逸軒的高齡獨居老人朱勤英,給前來探訪的人民路街道社工說起她的“微心愿”是想把洗衣機搬到復式樓時,社工們當即行動,圓了她的微心愿,老人連聲道謝。
空巢、獨居、留守、失能、重殘等特殊困難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面臨居家安全風險。人民路街道聚焦這一特殊困難群體,依托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實施“愛筑夕陽”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項目。“我們根據特殊困難老年人的表達能力、疾病情況、衣食住行醫(yī)等方面困難,分類建臺賬,確定服務方向和探訪頻次。”社工茹柯耶邊整理臺賬邊說。
自5月以來,項目采取‘社工+網格’方式,即專業(yè)社工聯動社區(qū)網格員,通過入戶走訪聊天、提供情緒支持和生活幫扶等形式,為轄區(qū)困難老人提供探訪關愛服務。截至7月31日,已掌握特殊困難老年人基本信息619戶,統(tǒng)計各類服務需求296條,據此分類施策,積極對接對口單位,實現為老服務供需有效對接。
郜逐生戶籍在內地,目前借住北海東街社區(qū)一平房內,每月只有100多元農村養(yǎng)老金的他生活拮據。社工了解到這一情況,即與社區(qū)網格員前去探訪,為他提供基本生活物資,檢查居家安全情況。截至7月31日,至善社工已探訪855戶特殊老人,回訪59人,為72戶困難老人提供物資幫助,幫助他們緩解生活困境。
“通過項目化運行,有效預防和減少特殊老年人居家養(yǎng)老安全風險,強化‘兜底線、?;?rsquo;養(yǎng)老服務職能,聚焦特殊群體老人需求,助力居家養(yǎng)老服務。”人民路街道副主任汪成明說,“下一步,我們將不斷強化‘愛筑夕陽’探訪關愛服務品牌建設,提升服務效能,為老人提供多樣化、精準化服務,切實增強老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蔣雨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