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011年11月20日,埃及示威者再次走上街頭要求軍方交出政權 美聯(lián)社
埃及是歷史文明古國,也是阿拉伯世界的“領頭羊”。西方大國為誘導埃及走上有利于西方的發(fā)展道路,想方設法使埃及保持弱勢和依附狀態(tài),積極推動埃及“民主化”。這一策略在2011年埃及“1·25革命”中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然而,回看這場帶有“顏色革命”色彩的非暴力革命,不僅未使埃及像許多人預期的那樣走向繁榮穩(wěn)定,相反,埃及由此陷入幾十年不遇的危機與動蕩之中,令埃及民眾嘗盡切膚的“失序之痛”。\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 田文林
2010年6月,埃及青年薩依德涉嫌在酒吧內(nèi)吸毒,被數(shù)名警員誤打致死。埃及民眾認為警方濫權,加上對當局長期積壓的強烈不滿,在年底突尼斯“茉莉花革命”的助燃下,群情激奮的埃及青年人決定為“變革”而戰(zhàn)。
1月25日是埃及“國家警察日”,本用于紀念1952年在抗英斗爭中,50名拒絕向英軍繳械而犧牲的警官。而2011年的1月25日,埃及首都開羅的解放廣場上人頭攢動,4.5萬人手舉標語、高喊口號,要求總統(tǒng)穆巴拉克下臺。
經(jīng)過短短18天的非暴力抗議,執(zhí)政長達42年的穆巴拉克政府最終被推翻。這場運動后來被命名為“1·25革命”。
失之在政 而不在制
圖:埃及“1·25革命”令埃及陷入危機與動蕩之中 網(wǎng)絡圖片
事實上,穆巴拉克時期埃及國力之所以走下坡路,過錯并不在威權政體本身,而是當權者背離廣大勞動群眾,所謂“失之在政,而不在制”?;仡櫄v史,1952年,埃及正是在第二任總統(tǒng)納賽爾的帶領下,推翻法魯克君主政體,建立起具有較強資源汲取和分配能力的威權政體,幫助埃及強化了“阿拉伯世界領頭羊”地位。
但美國從削弱埃及的戰(zhàn)略需要出發(fā),恰恰將埃及的威權政體視為眼中釘,將推動埃及“民主化”作為政策目標。因為誘導埃及走“民主化”道路,是從制度上削弱埃及的釜底抽薪之舉。美國通過非政府組織(NGO)長期滲透,扶植“革命”領導人,以及在民眾抗議中的積極煽動,成功使埃及青年走上街頭。
有學者感嘆:“革命意味著改變,但在阿拉伯世界的改變是摧毀性的,這些改變?yōu)榈貐^(qū)國家塑造了新的敵人:恐怖主義和分裂主義。”埃及“1·25革命”就是如此。
中下層民眾苦不堪言
圖:2011年1月25日,埃及青年在首都開羅解放廣場進行反政府示威 網(wǎng)絡圖片
2011年埃及民眾起身抗議時,打出的口號是“面包、自由和公正”。謀求改善民生環(huán)境是最主要訴求之一。然而,埃及劇變后,經(jīng)濟路線依然如故,加上政權更替引發(fā)的安全動蕩,原本脆弱的埃及經(jīng)濟雪上加霜,許多經(jīng)濟指標甚至趕不上劇變前的水平。
“1·25革命”后,外匯和財政收入持續(xù)減少。據(jù)埃及官方數(shù)據(jù)表明,埃及出口額逐年縮減,2012-2013年為270億美元,2015-2016年已減至187億美元。埃及外匯儲備則由穆巴拉克下臺前的360億美元,降至2015年底的164億美元。分析稱,埃及政治變局使該國社會倒退至少15-20年。
與此同時,動亂使約四千家工廠關門,就業(yè)進一步減少。埃及官方統(tǒng)計,埃及失業(yè)率從革命前的9.8%升至2015年的12.8%。通貨膨脹卻在不斷加劇。開羅一些居民區(qū)的面包、小扁豆、大米等,價格大漲八成,令中下層民眾苦不堪言。
埃及劇變亦使支柱產(chǎn)業(yè)旅游業(yè)遭受重創(chuàng)。埃及許多著名旅游景點從游人如織變得門可羅雀。2016年2月24日,埃及總統(tǒng)塞西談及埃及經(jīng)濟困難時甚至表示,如果對國家經(jīng)濟真有好處,他情愿賣掉自己,足見國內(nèi)經(jīng)濟之困難。
“秩序是個好東西”
埃及民主轉(zhuǎn)型“其興也勃,其亡也忽”,轉(zhuǎn)了一圈,又重新回到原點。
2011年埃及的威權政體垮臺后,埃及很快出現(xiàn)權力碎片化乃至“權力真空”。穆巴拉克下臺后短短數(shù)月,埃及就涌現(xiàn)出近四百個政黨,參加下院選舉的政黨超過50個,候選人超過6700名。黨派間權力紛爭此起彼伏,導致政治內(nèi)耗和權力空轉(zhuǎn),進而引發(fā)安全形勢惡化,恐怖勢力蔓延。
2012年6月,穆兄會背景的穆爾西選舉上臺執(zhí)政后,其推行的政策爭議極大,導致支持與反對穆爾西的民眾同時上街游行示威。穆爾西執(zhí)政一年,埃及共發(fā)生7400多次民眾抗議,相當于每天有二三十場。2013年6月30日原本是穆爾西就職總統(tǒng)一周年紀念日。當天,迎接穆爾西的不是慶典和鮮花,而是人數(shù)超過1400萬的超大規(guī)模示威游行。
阿拉伯媒體評論稱,埃及就像迷失在大海里的輪船,沒有船長、船員、航海設備及可供??康暮0?,隨時會陷入“國家崩潰”危險。阿拉伯人有句諺語:“60年的暴虐也比一天的混亂好。”
持續(xù)的動蕩使越來越多的埃及人開始懷念穆巴拉克時期,充分認識到“秩序是個好東西”。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埃及軍方強行罷黜穆爾西政府,重新回到威權政體狀態(tài),回到“沒有穆巴拉克的穆巴拉克時代”。這不免讓人感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精心布局二十載 美NGO蠱惑埃及民眾
圖:穆巴拉克的支持者在街市與示威者大打出手 網(wǎng)絡圖片
美國為推動埃及“民主化”,可謂精心布局良久。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便通過“美國國際開發(fā)署”(USAID)等非政府組織,斥巨資扶持當?shù)氐难芯繖C構。這些非政府組織看似安分守己,人畜無害,但其一直靜悄悄地傳播民主化理論,不斷侵蝕埃及的傳統(tǒng)社會結構和民眾心理,最終為2011年埃及政壇劇變及后來向“民主化”轉(zhuǎn)變鋪平了道路。
“美國國際開發(fā)署”機構花費在推進埃及民主化方面的開支每年約2000萬美元。在埃及表現(xiàn)活躍的FFF和NED等美國非政府組織,也利用一切機會攻擊埃及的集權官僚體制。
美國還通過資助埃及的研究機構,促使埃及接受民主化觀念。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外資金覆蓋了埃及國內(nèi)所有研究領域(公民社會、婦女、人權等),以及部分國際和地區(qū)問題領域。著名的“金字塔戰(zhàn)略研究中心”就受到境外資金資助。“拿人錢財,替人消災”,這些研究機構接受西方資助后,主動或被動地接受并傳播西方的觀點和主張,使之日漸滲透進政府部門和意識形態(tài)領域。
“9·11事件”后,小布什政府將“推進民主”作為根除極端主義的關鍵。2002年,小布什政府實施“中東伙伴倡議”(MEPI),將推進中東民主的資助額度從2000年每年5億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20億美元。其中埃及是美國“民主改造”的重點對象。
2008年,蘭德公司對美國在埃及推進民主改革進行了具體研究,認為美國應鼓勵非政府組織為改革者提供培訓,并幫助改革者獲得和使用信息技術,美國信息技術公司應幫助改革者的網(wǎng)站運行良好,并投資發(fā)展網(wǎng)絡匿名技術,以逃過政府的監(jiān)控。奧巴馬上臺后,入主白宮第一年就為該項目增加了6500萬美元預算。
在美國等外部勢力長期支持下,埃及非政府組織數(shù)量不斷增加。據(jù)2008年埃及人權發(fā)展報告(EHDR)統(tǒng)計,到2007年,埃及非政府組織已達21500個。一旦國家出現(xiàn)動蕩,這些非政府組織便乘勢而起,推波助瀾,充當了“顏色革命”的急先鋒。
美組織培訓“革命”領袖 圖“關鍵時刻起作用”
埃及“1·25革命”看似是無組織、無綱領、無領導的“三無革命”,但種種跡象表明,這場“革命”與美國非政府組織(NGO)的長期滲透,及在民眾抗議中的積極煽動直接相關。
這其中,有兩個非政府組織表現(xiàn)最為搶眼。其中一個名為“全國變革運動”(也稱“卡法亞”,Kefaya),成立于2004年11月,由同五角大樓關系密切的蘭德公司一手扶植。
值得注意的是,“卡法亞”意為“受夠了”,而在2003年烏克蘭“玫瑰革命”中,反政府組織名叫Kmara,意思也是“受夠了”,該組織同樣受到美國非政府組織NED的培訓。
另一個則是“四月六日青年運動”。該組織成立于2008年4月6日,最初是為支持和紀念埃及紡織工人大罷工而成立的,不久便受到美國的高度關注。該組織成員曾前往美國中情局在塞爾維亞成立的非政府組織CANVAS實習,學習人群組織技術,以及如何應對警方暴力。“四月六日青年運動”領導人向美國人承諾,要在2011年埃及大選前“推翻政權”─這一承諾果然應驗。
美國高官還直接出馬,通過種種方式對埃及政局煽風點火。2009年5月,奧巴馬訪問開羅時,國務卿希拉里曾接待了一批在“自由之家”接受過2個月培訓的埃及青年活躍分子。2011年“1·25革命”發(fā)生后,美國加大資助埃及非政府組織力度。
據(jù)統(tǒng)計,2011年3月至6月,埃及境內(nèi)非政府組織共接受了1.75億美元的援助,是此前美國援助總額的近3倍。2011年3月15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訪問埃及,專程參觀了開羅解放廣場,以示對埃及“民主運動”的支持。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鑒于西方資助的各種非政府組織在埃及政局動蕩中上下其手,遺禍不淺,埃及政府最終在2012年2月將43名NGO成員逮捕,這當中包括19名美國人。這種前所未有舉動表明,美國非政府機構在埃及劇變中卷入極深。
埃及開羅大學教授拉萬迪說過:“革命大部分動因是民眾掀起的,但之后卻被美國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