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wǎng)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新聞 > 內地 > 正文

?記者手記/粵港難民之墓 不該遺忘的歷史

2025-07-08 05:02:25大公報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圖:在廣州海珠紙廠小區(qū)設立的“粵港難民之墓”。/大公報記者黃寶儀攝

  大公報記者從廣州燕崗地鐵站朝南石頭的南箕路方向前行,到達一個紙廠小區(qū)后,看到老樹下立著一塊“粵港難民紀念園”石碑,附近佇立著由民間人士在1995年設立的“粵港難民之墓”碑。碑背寫道:這方圓一公里內,湮沒過數(shù)千具無辜者的尸體。他們沒有留下姓名……

  記者隨機詢問周邊住戶,大部分人對這段駭人聽聞的歷史一無所知。更讓人痛心的是,在社交媒體上,“紙廠小區(qū)”被打上“日系”標簽,是頗受攝影愛好者青睞的“出片圣地”。

  在曾發(fā)生過屠殺的遺址上,以“日系”為噱頭拍照,是對歷史的不尊重。無知或許可以原諒,但我們不得不深刻反思:當下對廣州南石頭難民營日軍細菌戰(zhàn)試驗遺址的研究、宣講與保護,究竟存在多少疏漏?

  對此,多年來粵港各界不斷呼吁,在廣州海珠區(qū)重修粵港難民紀念碑,同時修建一座紀念館,舉辦專題展覽,展示粵港兩地人民共同的抗戰(zhàn)記憶。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