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wǎng)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新聞 > 中國 > 正文

唯一“百白破”生產者也有問題 銷售人員被曝行賄

2018-07-23 10:17:21南方周末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南方周末消息,全國“百白破”產量不足, 目前的唯一生產者也出現(xiàn)價效不合格問題。

武漢生物所40萬支不合格疫苗銷往重慶和河北。

7月22日,李克強總理就疫苗事件作出徹查批示:此次疫苗事件突破人的道德底線,必須給全國人民一個明明白白的交代。

此前幾天,國家食藥監(jiān)局公告說長春長生生物生產的狂犬病疫苗造假。隨后,吉林省食藥監(jiān)局又宣布對去年11月份發(fā)現(xiàn)的長春生物的疫苗造假事件進行處罰,公告說,長春生物生產的一批約25萬支百白破疫苗效價指標不合格。這批疫苗已經(jīng)全部銷往山東。

疫苗出現(xiàn)問題后,長春長生已停止生產“百白破”。

7月22日,煙臺疾控中心在組織孩子補種的公告中稱, 目前國內只有武漢生物制品所有限公司(簡稱武漢生物所)一家生產,供應全國,產量嚴重不足,國家正在積極調度,“一旦補種百白破疫苗到貨,我們立即補種。”

但是,南方周末記者發(fā)現(xiàn),武漢生物所生產的百白破疫苗也有問題,且不合格的數(shù)量更多。根據(jù)原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2017年11月的通報,除了長春長生的25萬余份疫苗效價指標不合格外,由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40萬余支白百破疫苗的效價指標也不合格,“按劣藥論處”。

信息顯示,武漢生物所生產上述不合格批次疫苗共計400520支,被銷往重慶和河北。其中銷往重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90520支,銷往河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10000支。

在7月吉林省藥監(jiān)局對長春長生宣布進行處罰前,今年5月,武漢市食藥局已宣布對武漢生物所生產的這批不合格疫苗進行處罰,該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5月29日,武漢市食藥局以生產銷售劣藥對該公司進行了行政處罰,處以沒收違法所得、罰款。

武漢生物所官網(wǎng)介紹,該公司隸屬于國務院國資委主管的中國醫(yī)藥集團總公司下屬的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資產15億元,兼為中南地區(qū)免疫規(guī)劃指導中心,承擔國家指令性免疫規(guī)劃疫苗的研制生產任務。該公司擁有年產7500萬劑量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lián)合疫苗生產基地,每年生產30多個品種及100多個規(guī)格近2億劑量的產品。產品銷售達30個省市自治區(qū),3個產品出口埃及和東南亞等國家。

該公司銷售人員也曾多次為銷售疫苗向地方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行賄。

安徽省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定書顯示,2008年8月9日,武漢生物所安徽辦事處的市場推廣員王某為順利開展疫苗銷售業(yè)務,曾向時任利辛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李傳濤行賄1萬元。一年后,李傳濤又以借款為名,再次向王某索賄3萬元。

2018年1月,蚌埠市蚌山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控,武漢生物所的銷售代理程立鵬曾多次向時任蚌埠市預防控制中心行政科科長郭偉行賄。2015年6月,二人約定蚌埠疾控中心每采購一支武漢生物狂犬免疫球蛋白,由程立鵬給予郭偉35元回扣,郭偉先后四次收受程立鵬給予的回扣共計91000元。2016年1月25日,程立鵬為感謝郭偉在采購疫苗方面對其提供的幫助,還從網(wǎng)上購買了一部價值1409元的小米4手機贈與郭偉。

重慶市衛(wèi)生計生委公開 信箱網(wǎng)站顯示,百白破問題疫苗事件發(fā)生后,截至2018年7月,已有多名接種過武漢生物所生產的不合格疫苗的兒童家長反映,重慶市至今尚未開展后續(xù)疫苗接種措施。

重慶市衛(wèi)生計生委對此回應稱,“按照國家統(tǒng)一部署,我市將對接種了不合格百白破疫苗的兒童進行補種。經(jīng)過組織專家討論,已完成補種工作的技術方案進行了全市培訓。目前正在進一步完善相關準備工作,將和涉及的山東、河北兩省同步開展。”

責任編輯:李孟展

相關內容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