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wǎng)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生活 > 電影 > 正文

?特效出色/劉德華《流浪2》面對虛擬空間\葛若凡

2023-02-02 04:23:34大公報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圖:《流浪地球2》特效上乘。

  作為《流浪地球》的前傳,電影《流浪地球2》主要描寫“流浪地球”計劃在點火之前的建設階段,和月球危機爆發(fā)以及人工智能Moss生成自我意識的過程。電影特效上乘,整體制作水平極高,香港演員劉德華參與其中,演技出色彰顯香港演員實力;以CG特效重現(xiàn)已故香港演員吳孟達,也令觀眾感動。

  為了讓觀眾理解劇情,通過畫面敘事、模擬新聞報道等對劉慈欣筆下的宇宙世界,進行了相當?shù)倪壿嬔a全。整部電影采用多線敘事結(jié)構(gòu),且并非簡單的穿插。但由于前傳中需要交代的劇情過多,前半小時鋪陳過多信息量而導致節(jié)奏過快、信息量過載,而在這之后,節(jié)奏變得適度,且不乏緊張刺激,戲劇沖突和張力都十分得當。

  科幻電影需要用到大量的綠幕拍攝和特效,很多時候需要演員無實物表演。吳京、沙溢等飾演的飛行員、宇航員表演難度系數(shù)大,需要通過表演模擬不存在的引力、無重力環(huán)境以及飛船的推力拉力等,他們還得身穿宇航服、抗荷服、外骨骼系統(tǒng)等。劉德華的很多表演需要在“現(xiàn)實”不存在的虛擬空間,特別是和人工智能、機器軍犬等互動和交流,需要對不存在的對象進行感情傳遞,這些都需要強有力的演技支撐,但劉德華的完成度彰顯香港演員的實力。

  CG還原吳孟達角色

  《流浪地球2》是一部原創(chuàng)作品,并非原著小說的改編,體現(xiàn)了國產(chǎn)科幻電影在制作能力和水準上的全面提升。

  電影更多地探討了科學的倫理,特別是探討了東方文化的邏輯思維。帶著地球流浪整個星際的背后是難以割舍的家國情感。電影以科幻世界為西方闡釋東方的思維和理念,推動文化交流,是真正的“國風”科幻。

  此外,特效團隊還利用CG等特效還原了已故香港演員吳孟達飾演的韓子昂,這從某種程度上,踐行了“數(shù)字生命”的存在和意義。

  制作上,為了在影片中營造全球性危機,導演郭帆帶領(lǐng)的制作團隊需要與全球多地團隊合作,共同取景,過程中,制作組甚至為多國團隊制定統(tǒng)一的拍攝流程和制作標準,讓各團隊對標執(zhí)行。這樣既有利于中國電影的全球化,也為日后中國電影全球化和文化出口提供了重要的借鑒意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