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財經 > 田灣點經 > 正文

?財經分析/Sora商用化 需解決成本問題\李靈修

2024-03-17 04:02:38大公報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人工智能(AI)工具Sora橫空出世,外界在贊嘆視頻呈現效果之余,最為關心的就是何時能夠使用。上周OpenAI旗下團隊首次接受媒體采訪,明言Sora還處于反饋獲取階段,短期內不會向公眾開放,也沒有具體的時間表。

  筆者月初撰文《Sora會讓我們丟掉工作嗎?》預測,文生視頻AI工具距離商用水準仍有不小差距。其中關鍵原因在于,GPT模型只能處理信息的相關性,而無法掌握物理的因果律。受此影響,Sora生成的AI視頻“局部合理、整體荒謬”,極大地降低了自身的可靠性及穩(wěn)定性。

  而目前來看,Sora的算力成本可能也是“不可承受之重”。據中金公司測算,若Sora基于現實世界所貢獻視頻的一定比例訓練,并且輸入數據考慮特定比例的時間壓縮、圖像分辨率不壓縮,Sora的訓練算力成本理論計算值可能達到約10倍GPT-4的水平。

  生成1分鐘視頻料需780元

  這是一個什么概念?據相關資料,ChatGPT完成一次的模型訓練成本超過1200萬美元;而GPT-4的費用量級更高達1億美元。那么,Sora所需算力成本可能會達到10億美元以上。

  Sora還未有計劃對公眾開放,因此也沒有產品費用定價,但基于以上的成本估算,Sora生成1分鐘高清視頻的金額可能接近100美元(約780港元)。那么,從企業(yè)經營成本的角度來看,Sora還不具備替代人力的可能性。

  只有OpenAI極大壓低了生產計算量,Sora才有可能體現出商用價值。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