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wǎng)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財經(jīng) > 田灣點經(jīng) > 正文

?財經(jīng)分析/Costco網(wǎng)購配送服務稍遜山姆\李靈修

2024-01-14 04:02:49大公報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Costco(開市客)深圳龍華店在1月12日正式開業(yè),場面萬人空巷,其中不乏港人身影。據(jù)報道,該門店前一周共吸引9萬名顧客辦理會員,港人會員占比約一成。因此,不少本港媒體熱衷對比Costco與山姆會員店的優(yōu)缺點,以饗“食”者。但在筆者看來,二者最大差距其實在于網(wǎng)購配送環(huán)節(jié)。

  以全球范圍來看,Costco實為倉儲式會員制大賣場的商業(yè)鼻祖,不僅在發(fā)展歷史上較山姆更久遠(Costco成立于1976年;山姆成立于1983年),全球會員規(guī)模也是后者的兩倍(Costco會員超1億,山姆會員5000萬)。

  但聚焦于中國市場,山姆則是Costco的前輩。1996年,山姆在深圳福田開辦了全亞洲首家門店。自2008年開始,該門店連續(xù)15年榮登山姆全球單店銷售額冠軍。而截至2023年12月底,山姆會員店在中國市場共有47家門店,僅深圳就有4家。反觀Costco,2019年才進入中國市場,算上剛剛開業(yè)的深圳龍華店,目前在中國只有6家門店,不及山姆的零頭。

  會員年齡結構方面,二者的受眾都集中在20至39歲,但山姆店會員30歲以上的比例更高,多為高收入人群、企業(yè)白領及專業(yè)人士,Costco則更偏向年輕化。

  山姆圍繞門店建倉庫 送貨效率高

  鑒于中國市場的數(shù)字化服務位居全球前列,山姆與Costco都在大力發(fā)展即時配送業(yè)務,但前者的優(yōu)勢更加明顯。由于港人消費以線下渠道為主,對二者的線上競爭不甚了解。

  山姆的配送體系主要是圍繞門店建立前置倉,即在社區(qū)附近建立倉庫,以此提高配送效率。山姆目前在中國部署了約500個前置倉,按47家門店計算,平均每11個前置倉支持1家門店。每日倉均訂單1000單,客單價約230元(人民幣,下同),遠高400單盈虧平衡點。

  Costco由于在門店數(shù)量與會員密度方面欠奉,無法覆蓋前置倉的建設成本,因此目前仍然采取門店總倉的配送方式,并委托第三方公司“挑挑購物”完成配送和售后服務。但“挑挑購物”平臺的商品價格,較Costco實體店高出6%,即時配送也有一定的消費門檻:門店10公里范圍內(nèi),滿199元包郵,快遞配送299元包郵。

  此外,也有用戶在社交平臺抱怨,“挑挑購物”服務差、東西少、速度慢,生鮮商品在送達后也無法退單。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