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面對水量不足的難題,工部尚書宋禮憂心忡忡。他深入民間訪查,幸遇“汶上老人”白英,這位民間治水專家提出“借水行舟、引汶濟運、挖諸泉、修水柜”的治理方案,破除元代堽城壩,使汶水不再流入洸河,在汶水下游南城子附近攔河筑壩,遏汶水進入小汶河,引流到南旺分水口,通過河底部的魚脊狀石撥,即“魚嘴”,將汶水分流南北,實現(xiàn)水量分配的“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成功解決了京杭大運河“水脊”缺水的難題。戴村壩的功能等同于人的“心臟”,因而被譽為“運河之心”,它保證了京杭大運河明清兩代五百年漕運暢通。
明至清中葉,是京杭大運河的鼎盛時期,依賴這條漕運大動脈,南方的糧食等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北京。故有“運河一日不通,京城萬分驚恐”之說。
朝廷修建戴村壩,自一四一一年起,征調民夫十六點五萬人,歷時八年時間完成,距今已經(jīng)是六百多年。
大壩分為三部分,從南向北依次為:主石壩、太皇堤和三合土壩。三部分既各自獨立,又相輔相成,互為利用,互為保護,形成了“三位一體”的獨特布局。從整體上看,既有都江堰的原理借鑒,又有自身獨到特色。最南端的主石壩呈南北向長四百四十三米,自身又分三段,北邊一段叫玲瓏壩,中間一段叫亂石壩,南邊一段叫滾水壩。滾水壩在三壩中最低,它的作用是在汶水開始上漲、小汶河河水位超過安全界線后向西漫水,以防小汶河決口。北邊的玲瓏壩比滾水壩高零點一米,中間的亂石壩又比玲瓏壩高零點二米。隨著汶水水位的升降,三壩分級漫水,可調蓄河水儲量。戴村壩在防汛工作中承擔著固定河槽、控制河勢、攔沙緩洪等作用,是重要防洪工程。
戴村壩修筑難度大、技術含量高、功能發(fā)揮絕,既有水利工程精髓的傳承,又有獨特的技術創(chuàng)造。歷經(jīng)六百年風雨沖刷,也曾毀壞多次,但是整體架構依然是保持著最初的雄姿,這到底蘊含著什么精妙設計和科學道理呢?戴村壩的技術有三絕:一是在沙灘上用木樁筑壩,技術處理堪稱一絕;二是分級漫水,達到排洪防溢,調蓄汶水以濟運的目的,科學設計又是一絕;三是一壩使運河興國旺家數(shù)百年,功能發(fā)揮也是一絕。古時候沒有鋼筋水泥。壩體內采用柏樹打樁,用糯米汁和楊樹汁攪拌澆筑。大壩為石結構,巨大的石料鑲砌精密牢固,石與石之間采用束腰鎖扣法,一個個鐵扣相連,把整個大壩鎖為一體。
戴村壩沒有以修建地南城子命名,而是用了稍遠一些的戴村,取“戴”字“土上共下田在中,旁有金戈護九州”的美好寓意。
登上寬闊的戴村壩,舉目遠望,長長的大壩若一條巨龍,橫臥在寬闊的汶河之上。壩臺上游,水面寬闊,一望無際,天水相連。微風吹過,碧藍的水面泛起耀眼的光澤,幾群野鴨在自由戲水捕食。
登上了“虎嘯亭”,可見亭子與戴村壩遙相對應。從亭中觀戴村壩,又是另一番情景:雄偉的戴村壩猶如一只咆哮的老虎,激流從虎嘴里噴薄而出,越壩而流,形成三道美麗的瀑布,飛流四濺,玉珠疊盤,令人目不暇接。聲如萬虎齊嘯,震耳欲聾,其聲撼人心魄,能遠播數(shù)里之遙。
戴村壩的建成,徹底解決了大運河的“心臟病”,“八百斛之舟迅流無滯”,每年的運力增加至四百萬石左右,十倍于元朝。沿河德州、臨清、濟寧等十一處府州縣成長為全國重要城市。戴村壩被中國大運河申遺考察組贊譽為“中國古代第一壩”“大運河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