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菠蘿油和港式奶茶深受歡迎。
香港有“美食之都”的美譽,在這彈丸之地,薈萃中西飲食文化,共有一萬七千多家大大小小食肆,各種菜式應有盡有,無論五星級大酒店、米芝蓮星級食店到遍布港九新界各區(qū)的中式酒樓、茶餐廳、粥面店、大牌檔以至街頭小食檔等等,款式多元,其中不乏地道美食,入口舌尖味蕾便品嘗到特有的香港味道。
對大多數香港市民和游客來說,別具吸引力的美食還是帶有香港地道特色的出名品類,如燒鵝、點心、云吞麵、菠蘿包、牛腩、蛋撻、雞蛋仔、魚蛋等,當中不乏有值得一知的故事。
先說燒鵝,不得不提中環(huán)鏞記酒家的秘製炭燒燒鵝。這家中式酒家由甘穗煇于一九四二年創(chuàng)辦。甘穗煇自小家貧,十二歲便踏足社會,做過賣菜、製雪粒、報館印刷工、酒樓雜工、燒臘學徒。他在當學徒時就用心鉆研燒臘醃料和燒製方法。其后,他與朋友麥鏞共用一個牌照在中環(huán)廣源西街開設一家燒味檔,名叫“鏞記”。一九四二年,甘穗煇用盡四千元積蓄租下永樂街一家店舖,“鏞記酒家”正式開張。到一九七八年在威靈頓街建成鏞記大廈。由于鏞記的燒鵝和其他菜式頗有特色,名氣越來越盛,許多名人都慕名前往光顧。也有許多外國游客來港游畢時到鏞記買燒鵝帶上飛機回國作為手信送給親友。因此,鏞記燒鵝被冠以“飛天燒鵝”之名。
筆者與甘穗煇和他的長子甘健成都熟悉,不時到鏞記光顧。甘穗煇六十六歲退休,業(yè)務交長子甘健成打理,但他仍然堅持每日返鏞記視察。我每次前去吃飯,幾乎都見到穿著唐裝衫褲的他坐在近大門口地方,滿臉笑容與入門的顧客打招呼。他在鏞記慶祝成立六十周年的紀念特刊撰文稱,“我喜歡酒家這種熱鬧感覺,我認為這里是社會的縮影,當中有熟悉的人物和故事,偶然見到幾位多年沒見的老朋友,大家也又可聚在一起話當年?!?/p>
甘健成接掌鏞記業(yè)務后,更用心經營,提升菜式質素,同時重視宣傳,因此他交上許多傳媒朋友。有一次,我?guī)б蝗荷钲谛侣劷缗笥亚叭ス忸?,品嘗其出名的燒鵝和其他特色菜肴,甘健成偕同兒子甘崇轅親自招呼,向客人介紹鏞記燒鵝的炭燒方法。我的朋友這一頓都吃得十分滿意。
世事多變,甘穗煇與甘健成先后離世,甘氏家族內發(fā)生風波,后來甘健成的兩個兒子甘崇軒和甘崇轅另起爐灶。由甘崇轅創(chuàng)辦、位于灣仔軒尼詩道的“甘牌燒鵝”,辦得十分成功,每日不論午市或晚市都生意滔滔。我每次經過那里時,幾乎都看到飯店門外出現等候入座人龍,人數多時不下三四十人,看他們的衣著和說話口音,我相信大多數都是慕名而來的游客。曾在社交平臺瀏覽過一些帖文,有人為了吃到一碗心儀的燒鵝飯,花上兩個小時之久,但認為得償心愿,值得。為何顧客要排隊那么久才能入座呢?聽東主甘崇轅在平臺的視頻說,原來該飯店面積不大,只可同時容納三十六位客人。正是室雅何須大,有鵝自然香。
說完燒鵝,接下來說說其他地道香港美食的故事。富有趣味的是九龍懷舊餐廳太平館有名的瑞士雞翼。原來這道美食與瑞士一點關聯都沒有,它只是用鹵水加豉油炮制的雞翼而已,由于味道獨特,因而受到顧客歡迎。瑞士雞翼名稱的由來,據說是一位外籍游客問侍應生這道菜式的名稱,侍應生便以英語答是Sweet wings(甜雞翼),可能侍應生的英語發(fā)音不純正,該游客誤以為是瑞士的雞翼(Swiss wings),于是由此傳開了,成為太平館餐廳一道名實不相符的佳肴。
每日下午茶我?guī)鸵r茶餐廳,喜歡喝一杯濃濃的港式奶茶加一個香脆可口的“菠蘿油”。想不到我的《新晚報》舊同事、曾出版多本飲食書籍的梁家權,也對菠蘿包情有獨鐘,他平生寫的第一篇文章就題為“尋找失落的菠蘿油”,也以此名連同其他飲食文章結集成書。他在報章專欄寫道,自從小學時在豉油街一家士多吃過第一個夾著一片牛油的菠蘿包后,開心不已,隨后大半生吃過的菠蘿油不計其數。有一次午夜夢回,他看到靈堂上自己的車頭相前供奉著一個菠蘿油,夢醒后覺得很滑稽。
另外,我在銅鑼灣的警官會所中餐廳居然吃到真有菠蘿的菠蘿包,酸甜可口,頗覺新鮮。
至于港式奶茶,也是我的至愛,幾乎每日早上和下午不“嘆”上一杯便感到若有所失。我曾經訪問過主打正宗港式奶茶的“我杯茶”餐廳老板馮志堅,他是金融界的老行尊,退休后退而不休,伙同一群朋友在灣仔春園街開設了這家“港式奶茶專門店”,原因是他當時獲悉港式奶茶將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靈機一動,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商機,于是與朋友合資開設這家專門店,特聘在奶茶比賽中獲得冠軍榮譽的“茶王”主理現場泡茶,主打正宗港式絲襪奶茶和“鴛鴦”,加上幾款特色港式小食,包括黯然銷魂仙草麵、雙黃鴛鴦菠蘿包等,以此吸引顧客。我品嘗過“茶王”親泡的絲襪奶茶,香滑可口,舌尖品嘗到內里蘊含的香港味道。